首页 >> 组合轴承

物价上涨侵蚀薪酬珠三角难破劳动力短缺怪圈刨床

时间:2022/07/07 19:15:20 编辑:

物价上涨侵蚀薪酬 珠三角难破劳动力短缺怪圈

物价上涨侵蚀薪酬 珠三角难破劳动力短缺怪圈 2006-03-04 00:17:46 来源:2006年03月03日分享到:第一财经日报  卢妍洁左手拿着牛仔裤,右手把裤子标签上的数据抄在本子里。这不是她的工作内容,她干起来也不熟练,有些笨拙。

卢妍洁是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金州第二工业区东悦制衣厂的人力资源专员,其所在的港资小厂只有一百来人的规模。但2004年春季发生缺工状况后,员工数就没超过80个。

而今年的状况更糟,元宵节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星期,工厂至少还需要50多名各种工种的员工。不仅操作工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连文员和行政人员也走了不少,办公室显得空荡荡的。

东悦制衣厂是珠三角成千上万个成衣、电子、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缩影。记者看到,在金州工业区和整个虎门镇,几乎每栋厂房门口都贴着密密麻麻的招工启事,林立街道两旁稍微大一些的工厂门口,“大量招收普工”的红色条幅触目可及。

自2004年初“民工荒”爆发以来,珠三角上空的缺工阴影挥之不去,近年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从《第一财经日报》调查的情况来看,低附加值的产业遭遇民工短缺之痛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长期趋势。

民工荒是珠三角地区面临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阵痛之一。

“民工荒”已成常态

2006年,珠三角地区民工短缺数量可能超过100万,这是广东连续第三年发生“民工荒”。

2004年7月份,享受了20多年的廉价土地和劳动力的珠三角制造企业开始爆发“民工荒”,随后“民工荒”还先后出现在长三角、浙江、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近八成企业开工不足,此时学界和企业界普遍的共识是:“民工荒”只是一个短期现象。

可是2005年春节过后,“民工荒”如期而至,广东省统计局农业调查队的2005下半年对珠三角制造企业用工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工短缺数量超过100万。80%的企业表示“招工难”。

为吸引民工,广州市把工资标准上调至684元,深圳关内关外的每月最低工资分别上调到690和580元,其余各市也都作出相应调整。但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并没有达到政府和企业界所希望的立竿见影的效果。

“今年的情况比去年还差。”珠海市翠景工业园区鑫和制衣厂的法人代表罗理健表示。

2月20日左右,记者看到虎门几乎所有的工厂门口仍然贴着招工启事,而往年此时,至少已经有80%的企业完成了招聘。

目前,缺工情况主要集中在成衣、电子、电器、纺织、食品、塑料等六大劳动性密集产业。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缺工严重,珠三角劳动力已经形成卖方市场,在职员工有了更多挑选空间,人员流动的频率和速度都在加剧,“经常是(员工)上午刚来,下去就走了。”

罗理健坦承:“招工难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去年一年几乎每周都在招人。”

东莞虎门智力人才大市场主管谢小军说,现在企业几乎全年都在不停地招人,我们去年组织的一场到内地省份的招聘会,甚至安排在了10月份。

珠海粤通人才交流服务公司主管段振辉说,从2004年到现在,很多企业反复在这里登记,很多企业招人不到半个月就重新来登记了。

廉价劳动力时代落幕

对于“民工荒”的成因,各方有着不同的认识。

“现在打工的几乎都是实行计划生育以后出生的一代了,总体上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少。”东莞市新科电子公司的一名部门经理表示。该厂生产的硬盘磁头占全球销量份额35%,工厂满员时员工数超过15000名,而目前缺员3000人。

除了出门打工人数减少外,关于“民工荒”原因的探究,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工资标准低上。不过,今年工资已有上涨,开春后还是碰到缺工情况。

东莞长安镇的一家皮具厂的女工周林红的话也许具有代表性。周林红说,虽然工资涨了一些,但是物价上涨得更快,以前每个月出去吃用之后还能寄点钱回家,但是现在工资就够自己用,既然不能攒钱,还不如呆在家里舒服。

据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在过去的15年间,每年的CPI(消费价格指数)都保持正数增长,仅以2004年为例,全省全年12个月CPI都保持在2%以上,虽然工资在涨,但民工实际工资在下降。

“老板也知道工资太低了,但是没有办法提高。民工工资提高就没有利润了。”卢妍洁告诉记者。

而罗理健甚至承认没有实行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制度,他表示,这样做的并不是自己一个,现在大多数小型制造企业中实行的都是计件工资制度。

谢小军表示,只有正规大厂才对民工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中等企业即使实施也往往会通过各种手段和名目扣除;而大量人数在100人左右的小工厂根本没有最低工资标准的概念。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李秀恒在《香港商报》上撰文指出,珠三角外企加工业长期依赖低廉劳工成本,也导致竞争力不断下降,企业普遍经济效益低,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

据了解,珠三角各大城市产业结构基本雷同,现时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江门、肇庆、中山等珠三角八大城市中,产值排在前6位的均为成衣、电器、电子、纺织、食品、塑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李秀恒表示,“民工荒”的出现,标志珠三角依赖廉价土地和劳工的时代已结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结构升级遭遇阵痛

连续三年的“民工荒”,后果开始显现,不少企业被迫转移到内地或者越南等国家,很多企业因为没有完成订单而遭受罚款的经济损失,不少小型企业面临关门倒闭,对于珠三角地区的走廉价模式的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东莞市长安镇新科电子厂的一位部门经理说,原本打算在今年9月份把产量从每个月的600万件提高到900万件,从目前的招工情况来看,估计计划很难完成了。

为了解决民工短缺造成的产能不足的问题,该厂已经打算在湖南或者江西开一家新厂。

“我们的工资的绝对额并不低,只是广东这边的生活成本太高,这样的工资在内地就相当有吸引力了。”这位部门经理如此解释开新厂的原因,“虽然运输成本可能会有所提高,但现在交通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得相当好,而且与缺工造成的损失比起来低多了。”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有退路。卢妍洁表示,她所在的工厂因为没有完成订单多次遭受损失,现在招不到员工,“即使有很多订单也不敢接”。

珠海的鑫和制衣厂已经搬过一次家,从原来的租金较高的地区搬到现在的翠景工业园区。“现在这里的厂房有1000多平方米,一年的租金只有十来万,节省出来的给一部分老员工和熟练员工加了工资。”但是即使如此,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仍然显得空空荡荡。

“如果员工人数少于50,我就无法支撑下去了。”罗理健承认50人的规模是他的“红线”。而目前在厂的员工人数为70人。

据虎门智力人才大市场主管谢小军估计,3年的“民工荒”下来,已经有不少企业倒闭了,“我估计这个数字在5%左右。”

珠海市粤通人才大市场的主管段振辉告诉记者,这两年经常碰到的情况是,不少企业在登记招聘后,托中介公司帮忙招了人,却发现企业已经倒闭。

服务业大“圈”民工

与“民工荒”阵痛相伴随,珠三角产业结构升级的曙光也开始显现。

服务业和第三产业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的比重是否超过50%成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虽然珠三角整体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仍未超过50%,但是珠三角地区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却已经是一种趋势。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第三产业高出近3个百分点。2004年长三角服务业所占比重为39.6,而珠三角的服务业比重为42.4%。

2005年广东省GDP超过香港和新加坡,第三产业占整个广东省的GDP总额的44.2%。其中广州第三产业所占的份额更是高达56.8%。深圳这个数据是47.4%,广东制造业重地东莞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也达到了42.4%。

对此,珠海市劳动保障局和劳动力服务中心主任张崇波以在珠海打工的民工为例:“珠海的酒店业相对发达,民工在酒店打工不仅待遇较好,而且工作环境也比工厂好多了。”

珠海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两年服务领域和第三产业的中小企业注册数目较多,很少有人再开办小工厂了。

广州全市16000辆出租车中,几乎全部由来自湖南和河南等外地的民工租赁经营。

广州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同为湖南攸县广州办事处的负责人丁利民说:“在广州的湖南攸县的民工们几乎已经很少进入工厂打工了,他们开商店,开饭馆,经营小超市,经营出租车,收入和工作环境都比在工厂打工好很多。”

“第三产业既是‘民工荒’的原因之一,更是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出路,可以说珠三角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曙光开始显现。”中山大学珠三角研究中心的一位教授如此评价。

上一篇:资产证券化税收政策出台 推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下一篇:去年2成竣工商品住宅未卖出 空置率到危险边缘

全自动冲击试验机价格

ez10金属线材扭转试验机

悬架弹簧疲劳寿命测试设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