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玻璃绝缘子

三季度经济增长首现回落0液晶温控器

时间:2022/06/27 18:41:48 编辑:

三季度经济增长首现回落

做投资吧,一个应对就是外界各种嘈杂的声音。毕竟我们长了张口说八卦,长了两只耳朵听八卦,长了脑子想各种八卦。一片嘈杂声音中,宏观数据无疑是喊声最大的,每个月都要来几发。尤其是在美国,公布的宏观数据更多,几乎周周有宏观数据发布,今天失业数据,明天房屋销售。

到目前为止,中国9月份的宏观数据差不多发布完毕了,来看看这堆数据包里有什么八卦可以聊的。

经济增长首现回落

这一堆数据包里首先让人看到的是三季度GDP,GDP数据关系的是中国经济周期目前到底是什么情况。

今年以来,围绕中国经济究竟是新周期的开始,还是新瓶装旧酒的争论一直没有停过。去年的前三个季度都是6.7%,四季度升到6.8%,今年一二季度到6.9%,三季度喊7的声音不少。

如果是7,那或许呼唤新周期的人可以跳出来说,我们已经走出“L”了,不是一横,也不是一竖,而是“V”了。

很不幸,天不遂人愿。三季度GDP增长了6.8%,不是进一步的往上跳一个台阶,而是往下宕了一笔。

尤其是,这是去年下半年这轮经济扩张以来首次回落。

这要很紧张吗?至少在国债期货市场看来是如此。连续下跌的国债期货在GDP数据公布后,止跌回升。经济向好是国债多头的天敌,止跌回升的国债市场意味着经济未来前景不是那么看好。

这要很紧张吗?至少在国债期货市场看来是如此。连续下跌的国债期货在GDP数据公布后,止跌回升。经济向好是国债多头的天敌,止跌回升的国债市场意味着经济未来前景不是那么看好。

GDP这个指标是一个很复杂的数据资产包,如果找简单一点的,比如铁路货运量,或者发电量,都可以看出,始于16年8月份,这两个指标都是恢复增长,17年上半年表现是很强劲的,但自今年8月开始,这两个指标在回落,铁路货运量尤其明显。

GDP这个指标是一个很复杂的数据资产包,如果找简单一点的,比如铁路货运量,或者发电量,都可以看出,始于16年8月份,这两个指标都是恢复增长,17年上半年表现是很强劲的,但自今年8月开始,这两个指标在回落,铁路货运量尤其明显。

这样大概可以得出一个判断是,三季度经济确实增速放缓了。

这样大概可以得出一个判断是,三季度经济确实增速放缓了。

那放缓又是有哪些因素呢?GDP是一个综合的数据包,分行业切开看下,很明显,放缓一大因素是房地产行业:一季度增长7.8%,二季度6.2%,三季度滑落到只有3.9%。另一个拖后腿的是建筑业,下滑也比较明显。这两块占GDP比例分别是6.23%和7.05%。

这个其实并不难理解,想想今年以来各大城市调控的升级就可以预测得到,如果没有得到这个效果,反而是尴尬。

这个其实并不难理解,想想今年以来各大城市调控的升级就可以预测得到,如果没有得到这个效果,反而是尴尬。

当然,房地产与建筑的放缓,并不仅仅是调控带来的。马上就要改革开放40周年了,这场波澜壮阔的经济增长进程中,中国人口发生了大迁移,城镇人口比例到2016年达到57.35%。实际上,如果考虑常住城镇人口,这个比例可能已经超过70%。

因此,中国城镇化很可能是巅峰已过,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是这种大周期所致。从过去的数据看,尽管房地产业的产值在政策周期的影响下起起伏伏,但大趋势是向下。

因此,中国城镇化很可能是巅峰已过,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是这种大周期所致。从过去的数据看,尽管房地产业的产值在政策周期的影响下起起伏伏,但大趋势是向下。

这种趋势并不是不能为人所预料到的偶然因素,它是经济规律的必然。就像中国经济放缓,也同样不是一件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要知道,中国经济体量已经增长到全球第二位了。如果我们还保持10%以上的增速,那得用掉多少资源来生产,并且创造多少需求来消费。

这种趋势并不是不能为人所预料到的偶然因素,它是经济规律的必然。就像中国经济放缓,也同样不是一件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要知道,中国经济体量已经增长到全球第二位了。如果我们还保持10%以上的增速,那得用掉多少资源来生产,并且创造多少需求来消费。

能被预料到的,不会成为坏事情,因为人是能动的。从全年来看,在房地产行业及建筑业放缓的趋势下,GDP整体还算稳定(发电量虽然下滑,但基本还是稳定),这说明经济增长的发力点转移还算顺利。

PPI与CPI进一步分化

有一对数据让不少经济学家纠结,并且纠结一年多了,那就是中国的CPI与PPI的剪刀差。

9月份的物价指标数据出来,PPI又往上爬,增速到了6.9%,而CPI却反其道,8月份好不容易往上蹭了点,9月又掉下去了,到了1.6%。

分行业看来CPI,除了医疗保健、居住表现强劲外,其他行业的物价数据都表现比较颓。尤其是食品,除了今年1月以及微涨的8月,其他月份都是负的。

分行业看来CPI,除了医疗保健、居住表现强劲外,其他行业的物价数据都表现比较颓。尤其是食品,除了今年1月以及微涨的8月,其他月份都是负的。

低通胀,稳增长,这本来应该是一个经济最好的状态。但是PPI在那里上蹿,而且这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自去年9月PPI转正以来,已经持续一年了。毕竟,如果说PPI传导到下游CPI有一定的时间差,但一年时间是够了的。

低通胀,稳增长,这本来应该是一个经济最好的状态。但是PPI在那里上蹿,而且这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自去年9月PPI转正以来,已经持续一年了。毕竟,如果说PPI传导到下游CPI有一定的时间差,但一年时间是够了的。

传导不下来,即使不能完全讲清楚理由,也一定能知道经济体系里某个环节扛住了上游的涨价成本。毕竟,不能一桌人打麻将,没有输家。

这是不是意味着要出问题呢?也不见得,前些年上游原材料便宜的时候,下游享受了好处,赚了不少,现在只是要赚少了点了。而且即使是亏损,也不见得马上会退出,毕竟前些年积累的利润还够扛一扛。

但这毕竟是不可持续的,任何一个做企业的无不希望把上游的成本传递给消费者,传导不出去,只能有两个解释,一是不仅仅上游产能过剩,中下游同样产能过剩,二是需求萎靡。当然,供给与需求有时是一个货币的正反两面,共同指向是市场没有出清。

对投资者来说,CPI与PPI的走势可能要比复杂的GDP数据包有用的多。因为我们更关注的是企业的利润情况,从GDP到企业的经营隔得太远,但CPI与PPI就近得多了。因为PPI传不下来,看中报数据,就知道下游许多企业的毛利率不会好看,比如家电行业。

这当然影响企业的利润了,但这也并不完全是件坏事。成本端的压力是推动一个行业竞争格局向好的好时机,你确认你投的企业能享受最后的竞争格局红利就好了。

这当然影响企业的利润了,但这也并不完全是件坏事。成本端的压力是推动一个行业竞争格局向好的好时机,你确认你投的企业能享受最后的竞争格局红利就好了。

你得多关注宏观数据?

9月份的宏观数据包还有一大堆,这里就谈了GDP和物价数据。话说回来,投资者关注宏观数据,市场反复争议中国经济是在一横上,还是一竖上,或者还是V反转,说到底是关注宏观经济风险。

但其实宏观经济风险与个人的投资风险还隔了十万八千里。宏观经济表现与你投的企业表现并不是没有关系,只是这种关系比想象的也许要弱的多,尤其是非周期行业。

要是一位投资者天天关注宏观数据,像中国还好,数据比较整齐化一,像美国,可能这周好,下周又糟糕,今天超预期,明天又不及预期。天天听这些嘈杂的碎片声音,那几乎是没办法做投资。然而,美国三大指数在这一片嘈杂互相矛盾的数据中,不断创出了历史新高。

这也是巴菲特告诉投资者,不要看宏观经济。其实我们就是投了几家企业而矣,多理解它们的生意,关注它们的动态变化,比起了解一个大而化之的宏观数据要有意义的多。

这也是巴菲特告诉投资者,不要看宏观经济。其实我们就是投了几家企业而矣,多理解它们的生意,关注它们的动态变化,比起了解一个大而化之的宏观数据要有意义的多。

投资说白点,需要三个要素,一是懂生意是怎么做的,二是懂生意的动态变化,三是管好自己的手。宏观的嘈杂也是管不好自己的手一个原因。

当然,还有个词叫系统风险,这可能也是投资者如此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原因。

周小川在最近的会上提到了一个系统性风险:如果经济中的顺周期因素过多,会导致市场过于乐观并造成矛盾的积累,从而到一定时候出现“明斯基时刻”。

“明斯基时刻”是任何一位投资者不愿意面对的,但关注更多的宏观数据并不会让一位投资者提前发现“明斯基时刻”的征兆。如果多审视自己投一家企业的逻辑是否过多押注了未来的高预期,反而有可能规避或者减轻“明斯基时刻”的影响。

并且过分关注宏观数据,当“明斯基时刻”来临时,你只会恐慌,觉得经济要崩溃了,世界末日了。

这个时候,有一批人最开心:手里有钱,并且知道买什么标的。因为只有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才会出现非常非常便宜的股票。

这个时候,投资者需要的,就是对未来的信心。这种信心,宏观数据是不会给的,它来自对现代经济发展的看法。

在过往的农业文明里,光合作用决定着整个人类的社会天花板。而在现代文明时代,人类的天花板是人类自己的知识。这是因为,自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生产力与人类自身的知识完美的挂钩了。只要知识可以继续被创造出来,生产力就不会停止,并且知识是可以传承的,知识在理论上也是无限的。

每一次“明斯基时刻”都是一次对过去因自信乐观导致的畸形繁荣的纠错,但是纠错之后,经济会在更多的知识基础上创出新高,而不是从此崩溃,末日降临。

结语

人天生就是一种八卦动物,这决定了投资的时候无论是外界,还是自己内心,会充满了各种噪音。在经济与金融八卦话题上,高速发展超过三十年的中国经济肯定是最吸引眼球的。这个里面的嘈杂声最纷纷攘攘,不仅国内人士会八卦它,国外人士也会。

对投资者来说,一片纷纷攘攘中,你要看清的只是你投资的公司及你准备投资的公司。宏观当然可以关注,巴菲特尽管告诉投资者不要关注宏观,但他本人看宏观是首屈一指的。看宏观的意义,只是为了在微观上更好理解你投的企业的生意及动态变化。

上一篇:汪涛:预计四季度增速下降至6.6%下一篇:五举措推动传统制造业去产能

兴平市试验机

微机触摸屏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WDW-100M

选择卧式拉力试验机及其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济宁试验机

板材加载试验机WDW-100G

WAW-600D拉伸万能试验机

相关资讯